心臟驟停“猝”不及防 掌握“黃金四分鐘”最關鍵
文章來源:民權網 文章作者:吳杰 責任編輯:薛皓 點擊數:
時間:2023-11-15 16:13
近日,記者在抖音上瀏覽到這樣一條短視頻,一位住院患者在醫院走廊活動時突發心臟驟停,失去意識,值班護士發現后立即呼叫同事,合力展開搶救。由于救治及時,病人得以脫離危險。那么,什么是心臟驟停呢?“心臟驟停是指心臟突發停止跳動或者發生室顫(心率快至250—500次/分鐘)等惡性心律失常,心臟泵血功能消失,各重要器官(如腦、肝腎等)嚴重缺血、缺氧,導致生命終止。”市中醫院急診科主任黃海寧說。
心臟驟停是一種時間敏感、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,全球平均每年每10萬人中有82.1人經歷此病癥。在我國有超過2.3億心血管疾病患者,每年有55萬人經歷心臟驟停,我國院外心臟驟停的生存率低于1%,積極參加急救知識培訓,掌握急救技能是處理突發緊急情況的關鍵。黃海寧提醒,心臟驟停可發生在任何個體、任何地點,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救治,會給患者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。心臟驟停的嚴重后果以秒計算,5—10秒,意識喪失,突然倒地;30秒,可出現全身抽搐;60秒,瞳孔散大,自主呼吸逐漸停止;3分鐘,開始出現腦水腫;4分鐘,開始出現腦細胞死亡;8分鐘,腦死亡,植物狀態。因此,在急救上有“黃金四分鐘”之說。
如果遇到心臟驟停的緊急情況,要做好以下幾步:判定環境是否安全,周圍有沒有危險因素;呼叫患者,評估意識,觀察患者呼吸情況,摸患者脈搏;撥打120電話;如果是健身房等公共場所,可找來AED進行急救(自動體外除顫儀,是一款智能便攜式急救設備,在病人發生心臟驟停時能夠自動識別是否需要除顫,自動充電,通過電擊終止致命性心律失常,從而使心臟恢復正常跳動);30:2按壓,對患者按壓30次,2次人工呼吸,按壓部位為胸骨中下1/3交界處,雙乳頭連線與前正中線交界處,頻率每分鐘100—120次,深度5—6厘米。
完成5個周期的30:2按壓與通氣操作(約2分鐘)后,快速觀察被救者有無意識和呼吸,以判斷搶救效果。搶救有效時,可以考慮終止心肺復蘇。黃海寧說:“當患者身體出現無意識的掙扎動作或語言,自主呼吸逐漸恢復,觸摸到規律的頸動脈搏動,面色、口唇轉為紅潤,雙側瞳孔縮小、對光反射恢復即為搶救有效。”
有些人認為,我平時身體好,很少得病,心臟更是非常健康。黃海寧提醒,對于心臟健康切不可大意,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壓力、高壓工作狀態造成的職業病、長期熬夜、不良的生活習慣、遺傳性心血管疾病、超負荷運動等是心臟驟停的主要誘因。
上一篇:警惕“爆炸性頭痛”—— 腦動脈瘤破裂伴蛛網膜下腔出血
下一篇:健康小知識